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为什么节
2024-06-27 20:37:13
好评回答
1、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2、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和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以及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固含量什么意思
- 下一篇:粑粑柑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猜你喜欢
-
孩子一年级成绩不好怎么办
阅读量:93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主旨怎么写
阅读量:12 -
养小螃蟹主要吃什么
阅读量:47 -
火龙果馒头怎么保持颜色不变
阅读量:13 -
大闸蟹酱汁的调制
阅读量:42 -
冷吃粽子还是热吃粽子好
阅读量:9 -
湿度多少人最舒适
阅读量:34 -
手机贴膜的步骤
阅读量:6 -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了什么景色
阅读量:71 -
保存四川腊肉的方法
阅读量:2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4
-
阅读量:95
-
阅读量:42
-
阅读量:53
-
阅读量:19
-
阅读量:6
-
阅读量:6
-
阅读量:28
-
阅读量:79
-
阅读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