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月十五挂彩灯的来历
2024-07-13 23:02:03
1、燃灯之俗始于汉代,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2、另一说元宵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3、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
4、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
5、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双层玻璃中间雾蒙蒙的怎么办
- 下一篇:苹果手机怎么设定4G
猜你喜欢
-
毛竹怎么处理防虫
阅读量:36 -
烟味难闻怎么处理
阅读量:61 -
夏季脚臭怎么处理
阅读量:57 -
初中社会生活作文600字
阅读量:57 -
怎样做鞋后跟贴
阅读量:47 -
海派甜心所有插曲
阅读量:53 -
关于三千鸦杀的结局
阅读量:83 -
绿茶变味怎么处理
阅读量:27 -
血色浪漫主题曲的名字
阅读量:74 -
猫尿难闻怎么处理
阅读量:72
-
阅读量:70
-
阅读量:92
-
阅读量:62
-
阅读量:19
-
阅读量:59
-
阅读量:37
-
阅读量:12
-
阅读量:64
-
阅读量:60
-
阅读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