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真正来历
2024-07-24 20:22:43
好评回答
1、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2、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3、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4、扫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从唐朝开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5、这种仪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培墓是极为重要的祭奠仪式。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物体运动状态有几类
阅读量:93 -
木棉生长习性和种类分布的详细介绍
阅读量:54 -
接骨木生长习性和主要用途的详细说明
阅读量:9 -
信聊是干什么的
阅读量:65 -
梅花自然分布和生长习性的详细介绍
阅读量:33 -
幸福之树落叶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阅读量:31 -
盆栽红掌栽培的十大要素
阅读量:79 -
香椽和香橼的区别
阅读量:57 -
去澳门除了港澳通行证还要什么
阅读量:12 -
关于探索与成功的名言
阅读量:1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68
-
阅读量:83
-
阅读量:33
-
阅读量:10
-
阅读量:10
-
阅读量:50
-
阅读量:62
-
阅读量:28
-
阅读量:93
-
阅读量: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