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茂腔文化是怎样的
2024-07-25 16:37:58
好评回答
1、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小戏,传说因有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它最初是民间哼唱的小调,又有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演唱得名“肘鼓子”。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茂腔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因其上下句结尾处“噢嗬罕”三字耍腔,形成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
2、青岛地区的胶州茂腔是山东茂腔的典型代表,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为城乡民间流传的口语化、唱腔简单的剧种。因发展过程中有旦角唱腔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即“打冒”而得名,一般是用来表现妇女的哀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
3、历史溯源:茂腔的起源可以认为是来自于明、清的民间小调,并带有说唱性质,初始为乡间流传的、口语化的、唱腔简单的地方小调。后来,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剧目,逐步形成为“肘鼓子”声腔系统。
4、艺术特点:就中国戏曲来说,无论是广为人知的大剧种,还是生存在乡下农的地方小戏,其艺术特点都作为支撑一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力量。然而,民间小戏与大剧种在程式性的程度上尚存在差异。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北京冬奥会会徽构图要素及寓意
阅读量:75 -
和平精英网红猪具体位置
阅读量:80 -
华为荣耀20i手机老是跳频咋回事哪里的毛病
阅读量:93 -
酒店资源管理的内容
阅读量:41 -
实现位置控制要求所依靠的电器是什么?
阅读量:68 -
新宝来后拖车钩盖在哪
阅读量:25 -
在电脑上没有WLAN网络列表框只有宽带网络连接
阅读量:47 -
打印机临时文件怎么打开
阅读量:90 -
电脑性能怎么检测
阅读量:93 -
工行发信息来提额一般要多久
阅读量:5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6
-
阅读量:32
-
阅读量:73
-
阅读量:47
-
阅读量:25
-
阅读量:87
-
阅读量:54
-
阅读量:71
-
阅读量:15
-
阅读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