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2024-07-30 01:52:34
好评回答
1、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
2、员外是员外郎一职的简称,有“正额之外”增设之意。三国时期魏末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晋朝初年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南北朝时,新设了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等。到了隋朝,员外成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的次官,地位又提升了,唐,宋,辽、金,元,明、清沿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已在编制定员之内,成为显赫之位。
3、到了现代,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员外这一称呼逐渐淡出。但随之出现了“候补委员”这一新的职位称呼,于是就有了候补委员,其涵义与“员外”相比有一定变化,但大同小异,延用至今。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起泡胶弄衣服上怎么办
- 下一篇:初次辟谷正确方法
猜你喜欢
-
抱头痛哭的意思
阅读量:67 -
钢链手表怎么清洗
阅读量:17 -
喜鹊和杜鹃的区别
阅读量:69 -
拼多多怎么删除购买记录
阅读量:92 -
简笔画涂色的正确方法
阅读量:21 -
冬天钓鱼实用技巧
阅读量:45 -
化妆品精油的正确用法
阅读量:35 -
秉性难移的意思
阅读量:49 -
侧耳倾听的意思是什么
阅读量:80 -
学渣复习方法
阅读量: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
-
阅读量:60
-
阅读量:32
-
阅读量:25
-
阅读量:18
-
阅读量:91
-
阅读量:62
-
阅读量:16
-
阅读量:34
-
阅读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