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印象深刻的情节
2024-08-14 12:08:52
1、与窝棚边一对爷孙的对话
他们先是与一对来自安徽凤阳的爷孙攀谈,看着老人怀中快饿死的小孙女儿,陈独秀掏出随身带的几块洋钱——对于当时的底层百姓来说,这些钱堪称一笔“巨款”,按理说,老人应该感激涕零。然而,当老人看到陈独秀手中的洋钱时,并没有千恩万谢,反而失望地问:这些钱对我们没啥用处。你们有吃的没有?看着老人怀中饿得奄奄待毙的小女孩儿,陈独秀一时语塞,欲哭无泪。李大钊只好说:老人家,收着吧,这些钱还是管用处的。
2、与海河边一位老人的对话
这位老人正独自在河边放河灯祭奠亡魂。陈、李二人来到老人身旁,奇怪地问他为何会祭奠这么多亲人?老人说,这些亡魂是当年死去的义和团兄弟们,二十年了,谁还记得他们?李大钊安慰道:他们为了国家而死,是值得的!老人竟激愤地反驳:为了这样的国家,值得个屁!
显然,在紧接着陈独秀、李大钊握拳宣誓、相约建党的标志性情节之前,安排这样的两场对话,是有着很深刻的涵义的:与那对爷孙的对话,寓意着当时绝大多数底层百姓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浅显却实际的行动:陈独秀手中的洋钱隐喻着那些高尚时髦的改良主义理论——虽看上去头头是道,但远水不解近渴,劳苦大众需要的是能马上救命的几口干粮!陈独秀的尴尬,正寓意着他曾经笃信的“二十年不谈政治”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解决现实中国问题时的尴尬。
与义和团老人的对话,则寓意着暴力革命必须以推翻旧有政权体制为目标,否则解决不了问题。以我的理解,在这里,创作者并非为义和团叫好,而是将义和团运动视作中国底层民众使用暴力改变自身命运的一次尝试——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悲惨结局,印证了在维持旧体制的前提下的暴力变革同样毫无出路。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孩子爱说谎话家长怎么办
阅读量:71 -
一岁八个月孩子不懂分享怎么办
阅读量:27 -
初中孩子不懂得与他人分享怎么做
阅读量:36 -
孩子负面情绪怎么疏导
阅读量:12 -
孩子负面情绪行为怎么办
阅读量:88 -
孩子爱说谎怎么引导
阅读量:21 -
孩子负面情绪怎么疏导好
阅读量:82 -
怎么改变孩子负面情绪心理
阅读量:20 -
孩子负面情绪高怎么调整
阅读量:78 -
青春期不懂感恩的孩子怎么办
阅读量:26
-
阅读量:28
-
阅读量:62
-
阅读量:73
-
阅读量:64
-
阅读量:78
-
阅读量:52
-
阅读量:53
-
阅读量:34
-
阅读量:22
-
阅读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