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过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024-08-16 07:17:35
1、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2、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3、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内涵相沿迄今。
4、“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5、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6、在远古时代,百越之地就有在阳气旺盛的午月午日,用刻画上龙形的舟楫载上古粽籺等贡祭品以竞渡形式祭祀龙祖习俗;时至今日,扒龙船仍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7、有典籍记载的最早出现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8、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梦见自己会飞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简短优秀儿童剧剧本
猜你喜欢
-
大闸蟹能冷冻吗
阅读量:64 -
白菜需要放冰箱吗
阅读量:69 -
虾子怎样冷冻才能保鲜
阅读量:63 -
怎样保鲜生姜
阅读量:27 -
鸡蛋需要放冰箱吗
阅读量:43 -
生蚝能冷冻吗
阅读量:29 -
怎么保存新鲜的竹笋
阅读量:78 -
衣服有火锅味怎么去除妙招
阅读量:8 -
汽车去除异味的最好办法
阅读量:78 -
如何清除水泥污垢
阅读量:27
-
阅读量:48
-
阅读量:85
-
阅读量:52
-
阅读量:62
-
阅读量:59
-
阅读量:35
-
阅读量:36
-
阅读量:82
-
阅读量:96
-
阅读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