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庄子逍遥游的思想
2024-08-23 20:19:57
1、无所依凭的精神自由。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所有事物,甚至人类本身都是即为相对有相互扶持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做到无我。即不以自身的欲望为追求。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受外物所困扰,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2、顺其自然的无所作为。庄子所宣扬的主张是清静无为。他对于世间的是非荣辱的解释是相对主义的。他对待社会和人生的思想态度,无论是消极的还是富有启发性的,对后世均有着深远的影响。可取的有很多,比如他厌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社会,拒绝与统治者合作,鄙视富贵利禄,否定鬼神的存在。这在当时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惊人的突破。不过,他那种妄想逃避现实的自由的思想却是—种消极的,属于绝对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如果过于追求无所作为的出世,对于融入社会将是很大的阻碍。但是放到当时的社会情况,也可以理解庄子拒绝入世的态度,做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
3、《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杨修之死原文及分析
- 下一篇:全球公认最佳作息时间表
猜你喜欢
-
白莲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阅读量:64 -
珊瑚樱的养殖方法
阅读量:67 -
常青藤的用水扦插方法
阅读量:37 -
怎样做油条好吃又简单
阅读量:43 -
肉包子制作方法
阅读量:11 -
激励人的歌曲有哪些
阅读量:85 -
抹粉底的正确方法
阅读量:10 -
激励健身的句子
阅读量:85 -
伯牙绝弦洋洋的意思
阅读量:95 -
第一次开车上路的感悟
阅读量:31
-
阅读量:31
-
阅读量:50
-
阅读量:55
-
阅读量:47
-
阅读量:15
-
阅读量:31
-
阅读量:90
-
阅读量:17
-
阅读量:46
-
阅读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