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四大青铜器
2024-08-25 04:16:26
1、人面纹铜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2、豕形铜尊:1981年湘潭船形山出土。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条孔武有力的野公猪。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猪身上装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
3、牛形铜觥:高14厘米,长19厘米。1977年衡阳包家台子出土。觥(gōng)为酒器,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头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牛身上还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此觥(gōng)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了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
4、立象兽面纹铜铙:通高71厘米,铣(xiǎn)间宽46.5厘米。重67.25千克,1959年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出土。铙(náo)为乐器,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因此,铙(náo)可能是一种甬部在下,口朝上的敲击乐器。此铙的侧鼓有立象,钲(zhēng)部粗线条的兽面纹,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的纹饰。目前为止,湖南地区发现的铜铙(náo)数量较多,重的达到221.5千克。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好玩的宠物养成游戏
阅读量:32 -
航海王启航攻略
阅读量:37 -
乱世王者搭配
阅读量:27 -
三国争霸攻略
阅读量:5 -
三国志战略版诸葛亮平民搭配
阅读量:37 -
不用网络也能玩的游戏推荐女生
阅读量:59 -
真三国无双霸攻略
阅读量:35 -
御龙在天手游羽扇宝石搭配
阅读量:86 -
好玩的三国类单机手游
阅读量:59 -
好玩的三国卡牌手游
阅读量:67
-
阅读量:46
-
阅读量:60
-
阅读量:62
-
阅读量:54
-
阅读量:82
-
阅读量:46
-
阅读量:40
-
阅读量:13
-
阅读量:68
-
阅读量: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