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的来源
2024-09-04 02:22:47
好评回答
1、及笄最早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原本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之后,就把头发盘起来,然后簪子绾住,表示自己已经成年。
2、“及笄”释义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自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良禽择木而栖的上下句
- 下一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出处
猜你喜欢
-
怎样炖花鲢鱼
阅读量:7 -
昵称女生优雅2个字
阅读量:13 -
a货翡翠镯子什么价位
阅读量:18 -
洋姜怎么腌制最好吃的腌制法
阅读量:59 -
卤鸡腿需要焯水吗
阅读量:43 -
抖音吸粉文案生活
阅读量:58 -
缺金的虎宝宝名字男孩
阅读量:6 -
农历二月十六日出生的人
阅读量:93 -
给孙姓女孩起名注意事项
阅读量:95 -
无锡市著名景点介绍
阅读量: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4
-
阅读量:96
-
阅读量:20
-
阅读量:87
-
阅读量:22
-
阅读量:48
-
阅读量:48
-
阅读量:9
-
阅读量:92
-
阅读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