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解
2024-10-05 18:43:38
1、方解:本方是为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而设。阳虚之体,应不发热,今反发热,并见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是外受风寒,邪正相争所致;表证脉当浮,今脉反沉微,兼见神疲欲寐,是知阳气已虚。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作汗,或虽得汗必致阳随液脱,治当助阳与解表并行。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
2、喉为肺系之门户,少阴肾经亦循喉咙至舌根。若为暴哑,乃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方中麻黄散寒宣肺,附子温壮肾阳,细辛协二药辛通上下,合用则具宣上温下、开窍启闭之功。此为以表里同治之方,易作上下同治之剂,乃灵活运用,异病同治之体现。
3、化裁:若证为阳气虚弱而见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肢冷等,宜加人参、黄芪合附子以助阳益气;兼咳喘吐痰者,宜加半夏、杏仁以化痰止咳平喘;兼湿滞经络之肢体酸痛,加苍术、独活祛湿通络止痛。
4、附方: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再造散(《伤寒六书》)。
5、附注:本方既是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基础方。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独一无二
- 下一篇:广西12月水果特产有哪些水果
猜你喜欢
-
中国成长小说特点
阅读量:42 -
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阅读量:96 -
腌制好的五花肉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51 -
琉璃做隔珠可以吗
阅读量:76 -
斗罗大陆凤凰魂环搭配及阵容
阅读量:61 -
樱桃树抹白石灰什么时候抹
阅读量:87 -
月季花和玫瑰花的相同点
阅读量:92 -
中国古典吹奏乐器有哪些
阅读量:74 -
长寿花可以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吗
阅读量:85 -
属兔的鼠年家里摆设什么花好
阅读量:77
-
阅读量:16
-
阅读量:85
-
阅读量:90
-
阅读量:10
-
阅读量:10
-
阅读量:16
-
阅读量:74
-
阅读量:15
-
阅读量:64
-
阅读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