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鸡
2024-11-01 01:30:33
好评回答
1、打春鸡是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尤其是在鲁南地区,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据说“打春鸡”的出现缘于天花病毒的传播。以前医疗水平低下,而小孩子多数要“出天花”,人们只好用偏方治疗,有的则干脆听天由命。
2、传说,万般无奈之际,一位爱子如命的母亲突发奇想,于打春前夜制作了一只布公鸡,第二天缝在孩子的衣袖上,祈求能够驱邪祛病,保佑孩子健康。“鸡”与“吉”同音,给孩子缝个春鸡,可让孩子逢凶化吉,吉祥如意。
3、“鸡”也与饥饿的“饥”同音,给孩子戴上春鸡,期盼能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从此不再遭受饥荒之苦。立春给孩子带迎春鸡的传统延续到了现在,所以,在山东民间流传着一句“打春的娃娃,迎春的鸡”。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黑椒牛柳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64 -
鲜虾鸡汤面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79 -
凯撒面包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5 -
美味基围虾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18 -
酸辣鸡汤粉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37 -
香辣干锅鸡块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93 -
闽台风味五香卷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36 -
腊肉炒莴笋干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21 -
鳕鱼锅仔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85 -
鲜鱼糊汤粉的家常做法
阅读量:5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9
-
阅读量:92
-
阅读量:88
-
阅读量:58
-
阅读量:15
-
阅读量:71
-
阅读量:41
-
阅读量:52
-
阅读量:76
-
阅读量: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