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简介
2024-11-16 15:39:25
1、扫墓祭祖。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安康码怎么弄
- 下一篇:超拽的闺蜜网名霸气高端大气
猜你喜欢
-
讲究个人卫生的好处
阅读量:10 -
敬酒的礼仪和禁忌
阅读量:18 -
欢乐的朋友圈跨年说说
阅读量:72 -
青椒怎么炒不辣
阅读量:81 -
什锦玉米蛋炒饭的做法
阅读量:95 -
荷叶薏米冬瓜汤的做法
阅读量:72 -
自晒萝卜干的做法
阅读量:50 -
睡前听音乐是否有好处
阅读量:42 -
莴苣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阅读量:73 -
菠萝蜜能放冷冻吗
阅读量:95
-
阅读量:94
-
阅读量:91
-
阅读量:77
-
阅读量:62
-
阅读量:29
-
阅读量:96
-
阅读量:73
-
阅读量:34
-
阅读量:64
-
阅读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