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度
2024-11-20 04:42:28
好评回答
1、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2、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3、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福尔摩斯书籍讲的什么
阅读量:12 -
番茄炒菜花怎么做好吃
阅读量:17 -
为什么有的女生脚上会有红绳
阅读量:53 -
嫁接方法和技术要点
阅读量:72 -
铁锅炖怎么做好吃在家
阅读量:18 -
没有高汤怎么做面好吃
阅读量:37 -
2021年计算机二级考试时间是怎样的
阅读量:62 -
绿豆芽的做法和步骤
阅读量:79 -
水果型黄瓜的管理方法
阅读量:13 -
淀粉糖角怎么做好吃
阅读量:81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4
-
阅读量:5
-
阅读量:63
-
阅读量:8
-
阅读量:26
-
阅读量:59
-
阅读量:21
-
阅读量:42
-
阅读量:59
-
阅读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