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怎么繁殖
2024-11-21 11:45:32
好评回答
1、自然产卵繁殖。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发现泥鳅产卵后,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待其再产卵。受精卵孵化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一般养殖水体均可孵化,最适水温为20℃-28℃,大约2天左右子鱼可以出膜。
2、人工催产繁殖。在4月-5月气温适宜时,将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最好4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
3、放种补充繁殖。即在养鳅水体中投放适量成熟的泥鳅,但不能先放养其他鱼类,到生殖季节放置一些人工鱼巢,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在原池孵化,苗种可用小箱培育,然后仍然在原池中饲养。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种植沙田柚的注意事项
阅读量:24 -
种植蓝莓时需要打药么
阅读量:75 -
冬季使用壁挂炉注意事项有哪些
阅读量:74 -
李世民当皇帝时是多大年龄
阅读量:49 -
科目三过了怎么查成绩
阅读量:47 -
种植葡萄为什么用大棚
阅读量:33 -
巴豆的营养价值
阅读量:40 -
再的组词
阅读量:78 -
ex开头的英语单词
阅读量:84 -
6岁孩子叛逆期的表现
阅读量:69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6
-
阅读量:18
-
阅读量:23
-
阅读量:87
-
阅读量:22
-
阅读量:83
-
阅读量:17
-
阅读量:88
-
阅读量:80
-
阅读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