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
2024-11-30 19:50:52
1、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2、院试。院试是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学官称提学道,亦沿称“道试”。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 其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各府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亲临考场主持。考试分正试、复试二场。试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3、乡试。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4、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5、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开始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三国机密潜龙在渊演员及剧情简介
- 下一篇: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名字
猜你喜欢
-
化妆不卡粉小技巧
阅读量:35 -
什么是妈宝男
阅读量:96 -
东西掉厕所怎么取出来
阅读量:14 -
扩音器的使用技巧
阅读量:61 -
牙齿刷白有什么技巧
阅读量:62 -
古诗鉴赏技巧
阅读量:65 -
普通话的学习小技巧
阅读量:57 -
夏季健康饮食小常识
阅读量:51 -
小学生做笔记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量:54 -
油泼鱼的家常做法简单
阅读量:84
-
阅读量:73
-
阅读量:82
-
阅读量:63
-
阅读量:78
-
阅读量:79
-
阅读量:47
-
阅读量:35
-
阅读量:69
-
阅读量:30
-
阅读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