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存放茶叶的方法
2024-11-30 21:31:57
1、唐朝人爱用陶器、丝绢存茶。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说明唐代储茶用的是陶瓷,也称为“茶罂”,其形“为鼓腹平底,瓶颈为长方形、平口”。一般用来装散茶或者末茶。贵族则喜欢用上好的丝质来贮茶,通常缝一个茶囊,内附夹层,以便更有利于贮存;或者将茶饼层层包裹,用时再取。
2、宋朝人存茶用茶笼。宋代赵希鹄在《调燮类编》中谈到:“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无蒸灰”。他们先将茶叶放入瓶子里,以十斤为量;然后每年烧大量稻草成灰,填入桶内;将茶瓶放在桶中,四周被草灰覆盖填埋;喝的时候,拨灰开瓶,取茶少许;取完茶后,再保持原状。这里稻草灰起到了去湿防潮的作用,想必这样的茶叶,保鲜效果一定不错。
3、明朝人存茶用陶罂。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就是说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忌异味。同时,明代还发明了将茶叶和竹叶相伴存放的贮茶方法,也称陶罂贮茶法,可同时存数十斤之多的茶叶。先将干竹叶编成圆形的竹片,分层置在陶罂底部;之后竹片上放满茶叶,再放数层竹叶片,后取宣纸折叠成六、七层,用火烘干后扎于罂口;最后上方再压一块方形厚白木板,以充分隔离潮气。在同一罂中贮藏不同品种的茶叶,则称为“品司”,这种储藏步骤虽然繁琐,但是可同时存数十斤茶叶,其质量也是相当有保障的。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蚂蚁啃骨头是什么精神
阅读量:22 -
硅酸铝玻璃属于什么材料
阅读量:45 -
夏天蚊子多房间用什么办法治蚊子
阅读量:92 -
分蜂热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54 -
玫瑰茄和什么一起泡
阅读量:18 -
花店买的玫瑰花瓣可以做什么
阅读量:81 -
榴莲柄发霉是什么情况
阅读量:11 -
高铁商务座有什么服务
阅读量:53 -
鱼缸壁上出现绿色的东西是什么
阅读量:62 -
民魂指的是什么
阅读量:38
-
阅读量:10
-
阅读量:67
-
阅读量:62
-
阅读量:45
-
阅读量:28
-
阅读量:76
-
阅读量:6
-
阅读量:35
-
阅读量:31
-
阅读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