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2024-12-01 08:24:18
1、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从小对孩子过分娇惯,什么要求都满足,无原则的让步,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一个人吃。一旦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大哭大闹,撒泼任性,家长拗不过孩子,虽然自己没有能力达到,也会千方百计满足孩子。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习惯。把父母对他的付出看作理所当然,一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会对父母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加,这就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巨婴”现象。
2、父母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孩子也会对爷爷奶奶孝敬。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知恩图报,感恩父母恩情的家庭里,孩子一定会上行下效,效仿父母。不可能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相反,父母对爷爷奶奶不好,兄弟姐妹不团结,斤斤计较。这些孩子也看在眼里,记得心头。在他遇到类似问题,会不加思索的效仿你的做法。所以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3、好母亲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母慈父严,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母亲在家庭生活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要多于父亲,母亲的言行和品质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一个好的母亲影响家里三代人。孩子的不良习惯也与母亲有很大关系。当然,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养不教父之过”,所以父亲也应参与孩子的教育,不要把一切都扔给母亲,特别是孩子懂事以后,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会越来越大。
4、大环境的变化,父母与长辈的溺爱。部分孩子上学时会在学校炫耀自己在父母那得来的“战利品”,从而引起同学们的关注,这导致“炫耀的孩子更加炫耀,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如果不懂事,就因此怨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
5、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包办式”教育,看不得孩子吃苦,有什么事情都抢着帮孩子做,孩子受到挫折后,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反而采取保护的方式,导致以后有任何问题都寻求父母的帮助,达不到孩子的目的,孩子就会埋怨父母。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对于孩子撒谎怎么教导
- 下一篇:孩子处对象父母怎么正确引导
猜你喜欢
-
鱼怎么样蒸好吃
阅读量:54 -
燕窝怎样发泡
阅读量:94 -
怎样发燕窝
阅读量:21 -
燕窝和鸡蛋的营养价值
阅读量:13 -
燕窝的营养价值高吗
阅读量:79 -
关于餐桌礼仪的手抄报
阅读量:90 -
怎样做燕窝粥
阅读量:14 -
燕窝上的毛要怎样去掉
阅读量:63 -
燕窝怎样吃效果最好
阅读量:48 -
怎样燕窝的真假
阅读量:17
-
阅读量:23
-
阅读量:91
-
阅读量:49
-
阅读量:33
-
阅读量:64
-
阅读量:43
-
阅读量:10
-
阅读量:5
-
阅读量:17
-
阅读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