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风筝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2024-12-07 01:46:20
好评回答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代,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代的巫术,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地瓜切开烤箱多少度烤多久
- 下一篇:清明节吃鸡蛋的寓意是什么
猜你喜欢
-
最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前十
阅读量:31 -
云南小吃排行榜
阅读量:45 -
云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阅读量:50 -
北京人早餐吃什么
阅读量:35 -
河北美食排行榜
阅读量:20 -
云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41 -
天津最好吃的美食街
阅读量:81 -
天津五大著名小吃街
阅读量:88 -
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在哪
阅读量:45 -
吉林老字号美食推荐
阅读量:6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6
-
阅读量:23
-
阅读量:79
-
阅读量:93
-
阅读量:58
-
阅读量:90
-
阅读量:9
-
阅读量:24
-
阅读量:45
-
阅读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