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2024-12-07 12:50:55
好评回答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三伏天出现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家里有蟑螂怎么解决
阅读量:33 -
吃叶子的菜是哪些
阅读量:19 -
江西邻省有哪些
阅读量:11 -
长春都有什么区
阅读量:57 -
三亚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阅读量:30 -
蚕丝怎么抽丝剥茧
阅读量:79 -
论文选题怎么选
阅读量:32 -
花店怎么保存鲜花
阅读量:45 -
巧克力酱弄到衣服上怎么洗
阅读量:59 -
梅花鹿品种有哪些
阅读量:38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5
-
阅读量:79
-
阅读量:84
-
阅读量:95
-
阅读量:46
-
阅读量:38
-
阅读量:35
-
阅读量:52
-
阅读量:91
-
阅读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