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由来
2024-12-07 21:11:19
好评回答
惊蛰的由来是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在这个时节会响起春雷,在土里冬眠的昆虫会被惊醒,开始活动,所以被称为“启蛰”,后来为了避讳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刘启的名字,被改为了“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阴历二月五日前后,斗指丁为惊蛰,相当于阳历3月5日至6日之间,太阳到黄经345°开始。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等等,这些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披萨的由来
- 下一篇:一个粽子的热量有多少
猜你喜欢
-
贻笑大方出自
阅读量:95 -
龙眼和桂圆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阅读量:71 -
人社局是干嘛的
阅读量:23 -
乏味的生活的句子
阅读量:68 -
古建小青瓦屋面如何施工
阅读量:61 -
家长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的句子
阅读量:63 -
二极管按材料分为哪两种
阅读量:45 -
连续梁和简支梁的区别是什么
阅读量:80 -
西柚怎么吃好吃
阅读量:70 -
杨梅酒怎么不红
阅读量:17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6
-
阅读量:6
-
阅读量:92
-
阅读量:14
-
阅读量:11
-
阅读量:82
-
阅读量:14
-
阅读量:77
-
阅读量:34
-
阅读量: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