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的由来
2024-12-07 22:24:27
好评回答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等,这些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其余影响不大。《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
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这就是流传至21世纪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最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前十
阅读量:27 -
云南小吃排行榜
阅读量:65 -
云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阅读量:88 -
北京人早餐吃什么
阅读量:48 -
河北美食排行榜
阅读量:63 -
云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20 -
天津最好吃的美食街
阅读量:22 -
天津五大著名小吃街
阅读量:46 -
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在哪
阅读量:21 -
吉林老字号美食推荐
阅读量:5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2
-
阅读量:87
-
阅读量:6
-
阅读量:7
-
阅读量:95
-
阅读量:32
-
阅读量:82
-
阅读量:90
-
阅读量:93
-
阅读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