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2024-12-08 00:23:31
好评回答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爱国忧民,后被佞臣所害,传说于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罗江。人伤其死,于是开始把屈原之死与端午节联系在一起,投“角黍”于江中,避免鱼鳖虾蟹破坏屈原遗体,用以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从此端午节也被赋予成有道德含义的节日。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魏晋后期,筒粽逐渐消失,而包裹黍米的叶片发展为芭蕉叶、荷叶等,后来大多用箬叶和芦苇叶。与此同时,粽子的内馅材料也在逐渐变化,咸粽开始出现。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开始在米中掺入各种肉类,包裹成“杂粽”,作为往来馈赠的礼品。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
- 下一篇:圣诞节礼物祝福语怎么写
猜你喜欢
-
最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前十
阅读量:80 -
云南小吃排行榜
阅读量:46 -
云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阅读量:30 -
北京人早餐吃什么
阅读量:80 -
河北美食排行榜
阅读量:39 -
云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10 -
天津最好吃的美食街
阅读量:61 -
天津五大著名小吃街
阅读量:33 -
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在哪
阅读量:39 -
吉林老字号美食推荐
阅读量:5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8
-
阅读量:63
-
阅读量:92
-
阅读量:77
-
阅读量:63
-
阅读量:22
-
阅读量:16
-
阅读量:56
-
阅读量:5
-
阅读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