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最早起源于哪里
2024-12-08 04:50:05
腊八粥最早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古印度人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在成道前所受的苦难,会在佛祖成道的当天吃杂拌的粥作为纪念。腊八这天民间百姓要喝“腊八粥”的习俗,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徐珂《清稗类钞》即云:“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
历史由来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所以说腊八节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腊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的信众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的风俗。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青梅竹马出自哪个典故
- 下一篇:元宵节的风俗有什么
猜你喜欢
-
家里有蟑螂怎么解决
阅读量:91 -
吃叶子的菜是哪些
阅读量:91 -
江西邻省有哪些
阅读量:72 -
长春都有什么区
阅读量:40 -
三亚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阅读量:5 -
蚕丝怎么抽丝剥茧
阅读量:15 -
论文选题怎么选
阅读量:39 -
花店怎么保存鲜花
阅读量:92 -
巧克力酱弄到衣服上怎么洗
阅读量:68 -
梅花鹿品种有哪些
阅读量:64
-
阅读量:16
-
阅读量:37
-
阅读量:76
-
阅读量:11
-
阅读量:54
-
阅读量:52
-
阅读量:18
-
阅读量:95
-
阅读量:44
-
阅读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