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的寓意介绍
2024-12-08 10:58:04
压岁钱的寓意有保平安、驱邪、去魔、励志鼓励孩子,以及财源茂盛等等。压岁钱,年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压岁钱的来历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当时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些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的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压岁钱的的来历有两个寓意,一种为压“祟”。祟是传说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熟睡的孩子,传说有人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放在孩子的枕边,以此助孩子把祟吓退,因此得名为“压祟钱”。
还有另一种说法为“压惊”。传说古代有一种凶兽叫“年”,每隔365日后之夜就会出现,让人非常害怕。人们最开始用食品来安慰在驱赶“年”时受到惊吓的孩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
压岁钱最开始并不是真的给钱,而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东西,以起震慑作用,随着长辈在过年时包一块大洋给子女的情形出现,压岁钱的意义才发生重大改变。
唐代的压岁钱
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 上一篇:邢台是河北省的哪个市
- 下一篇:孔明灯放飞的原理是啥
猜你喜欢
-
没拆封的过期咖啡能不能喝
阅读量:31 -
小孩子吃菠萝蜜的好处
阅读量:63 -
糯米酒的保存方法
阅读量:64 -
豆腐脑为什么要加淀粉
阅读量:13 -
红糖柠檬膏的做法
阅读量:14 -
星球蛋糕的做法
阅读量:52 -
香蕉酸奶汁做法图解
阅读量:35 -
菲黄竹介绍
阅读量:39 -
果汁软糖做法
阅读量:16 -
干煎三文鱼家常做法
阅读量:62
-
阅读量:83
-
阅读量:84
-
阅读量:40
-
阅读量:26
-
阅读量:12
-
阅读量:46
-
阅读量:65
-
阅读量:34
-
阅读量:18
-
阅读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