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
2024-12-08 12:19:23
“沆瀣一气”的意思是:因坏思想、坏作风相同而合得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是一个贬义词。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沆瀣一气”最早出自于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说:乾宁二年,崔沆发放崔瀣的榜;谈论的人说“座主门生,互相勾结。”
沆瀣一气的典故
唐代盛行科举制度,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能做官。
崔沆是唐僖宗年间的官员,官至礼部侍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在京城长安举行一次规模很大的考试,崔沆担任主考官,许多读书人都来到长安应考。考生中有个人名叫崔瀣,颇有才学。主考官崔沆连日批阅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为赞赏,连声叫好。发榜那天,许多人围榜观看,有的还高声地念着名单。突然,有个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连声道喜,原来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当时规矩,科举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崔瀣不免要以门生的身份,郑重其事地前去拜谒“恩师”崔沆。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门生叫崔瀣,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间的水气、雾露,如今刚好在两人的名字上合到一块,实在难得。一时,许多人聚在崔府门前,看个热闹。人们指指点点,津津乐道,于是,爱凑趣的人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像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本来这是一句玩笑话,并不含贬义,崔沆、崔瀣也不存在营私舞弊的情况,不过后来有人听说崔瀣中举后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职,遭到他人质疑,于是便把“沆瀣一气”的说法暗指他们俩有私人关系。渐渐地,“沆瀣一气“从一句玩笑话变成了一个含贬义词的成语。
沆瀣一气的寓意
从历史记载来看,崔沆是凭考卷录取崔瀣的,二人此前并无瓜葛,姓名联璧只是一种巧合,但语言的传播自有其约定俗成的惯性,传扬日久,“沆瀣一气”就从玩笑话变成了含有贬义的成语。客观地说,这即使不是一件冤案,也是因巧合而引起的曲解和讹传。这也警示人们,酒后谈资、坊间笑料、小道消息一类的传言,有时极具杀伤力,从来不可小觑。与此同时,在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勾结起来,做一些危害社会的事,这也提醒人们交友需谨慎,交邪友,容易沆瀣一气,后患无穷。一定要看清这类人的本质,洁身自好,结交益友、乐友、诤友,坚决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沾沂高速走沂源哪个村
阅读量:71 -
荣威rx3上坡辅助怎么用
阅读量:18 -
智云拍摄技巧
阅读量:7 -
斜方肌上部锻炼方法
阅读量:23 -
两个人一双手大结局
阅读量:33 -
多少岁不能用死刑
阅读量:62 -
蝴蝶结意面家常做法
阅读量:33 -
自己怎么编脏辫
阅读量:67 -
零基础手机摄影教程
阅读量:33 -
淘宝区间价怎么设置
阅读量:88
-
阅读量:63
-
阅读量:74
-
阅读量:52
-
阅读量:88
-
阅读量:20
-
阅读量:70
-
阅读量:83
-
阅读量:23
-
阅读量:54
-
阅读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