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由来
2024-12-08 19:17:39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一般认为,腊八节源于古代的腊祭仪式,后来受到佛教的影响,最终得以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腊”是上古时期先民在一年结束之时祭祀百神的仪式。在汉代文献中记载,“腊”是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猎取百兽以祭祀祖先,另一个则是在岁末举行大祭祀,以报答诸神保佑。祭祀祖先的称为“腊祭”、祭祀百神的称为“蜡祭”,两者“同日而异祭”,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两者融合统称为“腊祭”。大约从南北朝时期,腊祭之日固定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也就是腊八。
古人过腊八节有什么习俗活动
腊日节是我国古代岁末的祭祀节日,分腊祭、蜡祭。腊祭是祭祀祖先,蜡祭是祭祀神仙。上古时每到岁末就蜡祭神灵,主要是利用各式祭品祭祀神灵。腊祭是在周后期祭祀宗族的祖先等专门进行的祭祀,多是拿猎物献上。后来二者合流。后来人们方便,就统一祭祀,这一天定为十二月初八。后来十二月成了腊月,专门祭祀的月。
腊八粥的来历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最经典的上海本帮菜前十
阅读量:65 -
云南小吃排行榜
阅读量:19 -
云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阅读量:68 -
北京人早餐吃什么
阅读量:35 -
河北美食排行榜
阅读量:89 -
云南特色小吃有哪些
阅读量:48 -
天津最好吃的美食街
阅读量:37 -
天津五大著名小吃街
阅读量:26 -
西安最好吃的羊肉泡馍在哪
阅读量:45 -
吉林老字号美食推荐
阅读量:31
-
阅读量:66
-
阅读量:40
-
阅读量:8
-
阅读量:59
-
阅读量:53
-
阅读量:20
-
阅读量:67
-
阅读量:15
-
阅读量:10
-
阅读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