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是怎么算出来的
2024-07-30 00:53:01
好评回答
1、按我国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暑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暑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2、暑伏又称三伏,暑伏的具体日期是由历法中的口诀“夏至三庚数头伏”确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暑伏)的第一天。庚日是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
3、“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春、夏、秋、冬四季被五行家冠以木、火、金、水,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但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4、秋天属“庚辛金”所以“入伏”要从“庚日”开始。温度最高,需要潜伏的时间要在夏至后二十天以后,所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结束。如果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出现庚日,则暑伏总计三十天,否则暑伏总计四十天。
5、其中暑伏中最热的是中伏。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酒酿蛋有效吗
阅读量:29 -
肉丝怎么切
阅读量:94 -
鸡爪去骨最简单方法
阅读量:68 -
十五年等候鸟剧情
阅读量:39 -
石榴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阅读量:64 -
生普洱茶的功效
阅读量:18 -
青簪行小说介绍
阅读量:19 -
生姜的功效
阅读量:39 -
蝎子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量:43 -
青瓜汁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量:69
猜你喜欢
-
阅读量:67
-
阅读量:7
-
阅读量:74
-
阅读量:40
-
阅读量:60
-
阅读量:63
-
阅读量:58
-
阅读量:94
-
阅读量:48
-
阅读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