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出自哪里
2024-08-22 13:06:50
好评回答
1、及笄最早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原本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之后,就把头发盘起来,然后簪子绾住,表示自己已经成年。
2、及笄,汉语词语。又叫“既笄”。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声明: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所有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abc5566@foxmail.com。
猜你喜欢
-
ob界面设置什么意思
阅读量:27 -
微信只能发信息不能收信息怎么回事
阅读量:57 -
和平精英怎么设置隐身不让别人看到你上线
阅读量:38 -
怎样用蚯蚓钓鱼上鱼快
阅读量:67 -
电机锁住了怎么办
阅读量:88 -
陈情令在哪个卫视上映
阅读量:32 -
学校要发展教师应该怎么办
阅读量:96 -
移动转联通后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阅读量:80 -
用卡针扎了魅族手机屏幕触摸屏失灵怎么办
阅读量:95 -
剧本杀游戏流程
阅读量:42
猜你喜欢
-
阅读量:55
-
阅读量:61
-
阅读量:34
-
阅读量:86
-
阅读量:58
-
阅读量:83
-
阅读量:30
-
阅读量:93
-
阅读量:9
-
阅读量:56